公元210年,36岁的周瑜就英年早逝了。很多人为周瑜扼腕叹惜,如果周瑜不是死那么早的话,三国历史的走向可能会是另一个模样。周瑜不死,就没有三分天下,而是魏吴平分天下。 周瑜对东吴的重要性,就像诸葛亮之于蜀汉,荀彧之于曹魏。没有周瑜,就没有孙权的江东帝业。袁术部将的身份、驱逐官吏的行为、屠杀豪强的举措使孙策难以获得江东大族的支持。周瑜建议孙策笼络淮泗人士,借此构建立足江东的政治班底。淮泗文官提出建立“齐桓晋文事业”的纲领,帮助孙策切割了与伪帝袁术的关系、缓和了与江东豪强的矛盾、重建了与中央朝廷的联系。
图-三国鼎立形势图
面对曹操“尊奉天子讨伐不臣”的大义,淮泗文官则束手无策、一致主张投降。周瑜认为曹操和王莽是一丘之貉,主张抗曹来为汉室“除贼去秽”。这一政治主张不仅帮助孙权统一了内部思想,还成为孙刘联盟的政治基础。隆中对为刘备提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军事规划,唯独没有涉及政治方面。刘备空有宗亲身份却无法利用,反而面临朝廷讨伐的尴尬处境。周瑜“除贼去秽”的主张让刘备对抗曹操变得“名正言顺”。赤壁之战有两点关键因素经常被忽略。第一,战争是周瑜主动挑起的,曹操暂时没有在隆冬季节进军江东的打算。第二,战争发生在荆州境内而不是江东境内。
图-赤壁之战示意图
接收荆州后曹操获得数万兵马和上千战船,唯一的劣势就是民心未附、统治不稳。如果给曹操时间来缓冲,民心将不会成为问题,东吴抗曹也会更加困难。周瑜目光独到、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没有给曹操整合荆州的时间。之所以要把战火烧向荆州,是因为江东内部也面临着山越叛乱、豪强观望等问题。荆州不战而降,整个天下震动,益州刘璋两次向曹操示好,江东士族也认为曹操必将统一天下。周瑜必须速战速决、必须以大胜来压服反对势力。 孙刘联军在赤壁的一场鏖战,不仅让曹操在荆州的统治土崩瓦解,还只能退守南阳郡。
图-建安十四年(209年)形势图
荆楚与吴越在地缘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无法并存、必须整合在一起。周瑜对此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对孙刘联盟并不积极。面对刘备的犒军,周瑜毫不领情、断然拒绝。赤壁之战后,南郡大部、长沙郡北部、江夏郡南部被周瑜攻取,东吴控制了荆州长江沿线的所有要点。孙权曾在江夏几次屠城,荆州士民对东吴的统治非常抗拒。刘备在荆州深得人心,不愿投降的刘表旧部都归顺了他。刘备占据的地盘面积最广,却没有发展空间的,不仅没有进入长江的水道,连四周也都是崇山峻岭。为稳固东吴统治、为避免矛盾激化,周瑜将长江南岸油江口附近的土地让给刘备、使他获得进入长江的水道。刘备改油江口为公安、设为自身的治所。为打通西进和北上的道路,刘备又要求获得整个南郡。
图-建安十九年(214年)形势图
刘备的野心让周瑜更加警惕。为遏制刘备、为实现江东帝业,周瑜提出了“取益州、并张鲁、连马超”的战略规划。这一规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孙权来说,“匡扶汉室、除贼去秽”只是一面旗帜,可以随时抛弃。攻占益州和孙策夺取扬州一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也不用像刘备那样面临夺取同宗基业的道义困境。最重要的是,益州土客矛盾严重,刘璋无力化解和压制,东吴可以从中牟利。至于张鲁,他并没有过人能力,能割据汉中完全是益州无暇顾及,关中形势混乱。以马超为首的凉州诸将与曹操面和心不和,矛盾激化是迟早的事。有凉州诸将牵制曹操主力,东吴夺取益州和汉中的可能性更大。
图-魏蜀吴三足鼎立形势图
如果这一规划实施成功,那么就不会再有三国鼎立,而是南北对峙。在北方人口损失超过南方的情况下,南方不是没有机会统一天下。可惜周瑜英年早逝,鲁肃又想让刘备共同承担曹操压力,孙权最终选择将南郡让给刘备,这才有了荆州后来的反复争夺。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