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26个儿子,难道只有朱棣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吗?显然并不是这样,朱元璋的儿子普遍还是比较有出息的,所以老朱凭什么就一定要把大位传给朱棣呢?
朱元璋的儿子里,老三晋王朱棡,不光是马皇后正儿八经的儿子,而且也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被朱元璋安置在山西太原。人家还比朱棣年长,为啥要排在朱棣后面呢?
此外,老十七宁王朱权,15岁就藩大宁。此地位于喜峰口之外,所以十分惊险。而朱权手握8万大军,还有强大的朵颜三卫助阵,所以战功赫赫,与朱棣不相伯仲。
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中,有九大塞王,他们分别是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这些人全都不是孬种,所以如果论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话,朱元璋有很多选择,未必就一定要选朱棣。
只不过后来是朱棣夺取了天下,所以不管是史书,还是现代人,都会刻意将眼光放到朱棣身上而已。其实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朱棣只是他众多出色儿子里的一个,所以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就很正常了。
一、朱棣未必就是马皇后所生。
在朱元璋眼中,非常看重自己和马皇后之间的感情。所以他死活都要立朱标为太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朱标是马皇后的长子。
古代十分注重嫡庶之分,明朝就更别提了,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包括朱棣本人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说朱元璋在立嗣的时候,肯定要考虑马皇后。
而朱棣是马皇后所生吗?这件事还真的存疑。至少有这么两种观点。
第一种: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朱棣常常在人前炫耀:朕高皇后第四子也。这里的高皇后指的就是马皇后。是就是好了,干嘛没事儿就放在嘴边唱呢?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朱元璋的嫡子似的。
此外在《明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这似乎也证明了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但是除此以外,很难再找到其他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就是说,这纯粹就是朱棣自己说的。
第二种:碽妃的儿子。
这个碽妃是谁,我们姑且不论,说法有很多种。但是说碽妃是朱棣生母的证据,那可就多了去了,而且都是白纸黑字记载的。
在太常寺官员写的《南京太常寺志》中,就这么记载了明孝陵神位的排列顺序:
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这里面讲的意思是,马皇后无子,李淑妃生下了朱标、朱樉、朱棡,所以排在左边首位。而碽妃生下了朱棣,所以排在了右边首位。整个明朝近三百年没有改变过这一排列方式。
此外在著名史学家谈迁的《枣林杂俎》中,也曾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孝慈高皇后无子,即懿文太子及秦、晋二王,亦李淑妃产也。
从这一证据中,我们发现马皇后没生儿子,朱标、朱樉和朱棡都是李淑妃所生。由此可见朱棣不是马皇后的儿子。
在李清的《三垣笔记》中,曾经记载钱谦益到明孝陵拜谒的时候,发现《南京太常寺志》里的记载是对的,碽妃的确排在了右边首位。
所以说多方证据证明了一点,朱棣并非是嫡子。他的母亲甚至连李淑妃都算不上,只是碽妃。所以为了表明自己夺位合法,朱棣只好把马皇后拉过来给自己撑场子。
既然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更看重马皇后的朱元璋,为啥要选他做继承人呢?而且朱标作为长子,即使也不是马皇后所生,至少是有很大几率是过继给马皇后的。
二、朱标的表现过分优秀。
朱标几乎是所有皇帝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太子。为啥?因为这孩子不光能力出众,而且对弟弟们实在是太好了。
李世民为啥选李治做接班人?不是说李治能力最强,而是因为李治对兄弟们最仁慈,只有他上台,才能保住李世民的这帮儿子,事实也是如此。
朱标就是这么一个人,每次弟弟们犯了错误,朱标都主动站出来为弟弟们求情。所以朱元璋对朱标的这一行为实在是太满意了。
我们要记住,朱元璋是个对外姓人心狠手辣,但是对儿子们非常好的人。他把二十多个儿子都封为藩王,就是为了让儿子们都过上皇帝一般的日子。
所以说朱元璋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必然是要考虑这个接班人能否继续保证老朱家的孩子过上皇帝一般的日子。
除了对弟弟们好,朱标这个人文化水平也很高。朱元璋知道自己吃了从小不读书的亏,所以重点培养朱标,使得朱标成为了很有治国水平的皇子。
朱元璋外出度假的时候,朝中大小事务,全部都是朱标来主持。可以说朱标已经有了把控全局的能力,因此朱元璋不选他又该选谁呢?
老朱就是把朱棣当藩王来培养的。
老朱的安排,其实心思就很明显了,他重点培养朱棣的作战能力,其实就是为了让朱棣在边疆给大明朝戍边。朱棣本人最出色的地方,也只是在军事方面而已。
这一点跟其他八位塞王是没什么区别的,既然只是把你当普通藩王来培养,又怎么可能让你继承皇位呢?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