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冷门但完美符合“功高而不震主,善终结局”标准的传奇人物: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段韶:
他多次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堪称北齐的定海神针,兰陵王高长恭在他面前就是个弟弟,甚至连斛律光也黯然失色;
他历经七朝不倒,高欢、高澄、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历任高氏掌权者都对其信任有加;
身处北齐这么一个民族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残酷、统治者残暴的政权,连宗室藩王高长恭也被毒杀,段韶虽战功更大、却能罕见地得以善终。
下面我就们具体看看,段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段韶家族与高氏渊源颇深:两家同为鲜卑化的汉人,他的父亲段荣是高欢起兵之初的老伙计,俩人甚至还是连襟亲戚;可以说,段家是标准的高氏元老、如假包换的利益共同体。
段韶生在这样的新兴军事贵族之家,自小就精于骑射、文武双全。对于这个天资优秀的外甥,高欢格外器重,常安排在自己的左右,任命其为亲信都督。
公元531年,高欢抓住一代枭雄尔朱荣被杀的机会、起兵反对尔朱氏,但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他一度心存畏惧、犹豫不决;而年轻的段韶则通过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成功坚定了高欢的决心。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段韶是高欢崛起的头号功臣,因此更加受到器重,
接下来,段韶参与了高欢创业期的几乎所有关键战役,因战功逐渐官升龙骧将军、武卫将军。公元542年与西魏宇文泰的邙山之战中,高欢被贺拔胜追杀、危在旦夕,段韶及时挺身而出,用自己出神入化的箭术射退敌人,帮助高欢逃过了一劫。
高欢在临终前,安排段韶协助次子高洋镇守大本营邺城,同时还特意叮嘱长子高澄:段韶“忠孝仁厚,智勇双全,亲戚之中,只有此人”,今后的军旅大事要与他商议。
高澄掌权后听从父亲的训导,对表兄弟段韶(俩人长幼不确定)加官进爵、委以重任。侯景叛变时,段韶也随同大将慕容绍宗前去平乱。
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后,段韶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公元553年,江淮地区叛乱四起、南陈皇帝陈霸先也作势北伐,段韶临危受命前去应对。他帅精兵数千急行军,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了叛乱,陈霸先闻讯无奈撤退。因为这次战功,段韶被封平原郡王。高殷即位后,他被加封太子太师一职。
公元564年,北周联合突厥共计20万大军进逼北齐副都晋阳。事态紧急,北齐皇帝高湛亲自前去抵御。当时,对方兵势强盛、北齐一方则兵马未整,高湛一度想退兵,经人劝说后才整军作战,并任命段韶为总指挥。决战拉开后,段韶判断形势、力排众议,采取以逸待劳之计获得大胜,令晋阳转危为安。
同年底,北周再次组织20万大军进攻洛阳城,高湛派兰陵王高长恭、大将军斛律光前去救援,但这两位老兄畏惧周军的强大,被吓得按兵不进。
关键时刻,高湛紧急把段韶从北方战线调回。收到命令后,段韶带着1000骑兵日夜兼程,五天后抵达洛阳外围的邙山;经过对战局的观察,他组织齐军以佯败之际吸引周军压上,随后待对方疲惫的时候发起总冲击,周军脆败、死者不计其数,只好撤兵西归。
在这场大战中,兰陵王高长恭表现抢眼,将士们编写了《兰陵王入阵曲》以传颂他的风采,使得这位帅哥一时间名震天下。然而,高长恭也许没料到的是,正是这一风头最终要了他的命(见文末)。
此战后,力挽狂澜的段韶被加封太宰。公元567年,他被北齐后主高纬任命为左丞相。接下来,他又指挥了对汾北的争夺,多次击败周军;
公元571年6月,段韶在率军围攻定阳城时病倒。在病榻上,他向高长恭传授了破敌之策,以伏兵之计打破北周军队。然而不久后,他就因病去世。
由于对东魏/北齐政权的赫赫战功,段韶死后极尽哀荣。高纬亲自为其发丧,并加派皇家仪仗为其出殡,随后追赠了“假黄钺、使持节,相国、太尉、录尚书事、朔州刺史”等一系列殊荣以示褒奖。
相比较后来因功高震主被诛杀的兰陵王高长恭、国丈斛律光,军功更加显赫的段韶却能得以善终,这实属难得。其中既有他军事才能出类拔萃、吻合了北齐现实需要的缘故,也有他为人处世之道高明的原因。
段韶的性格看似极为矛盾。
一方面,他性情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对长辈孝顺,对子弟教育严格,远超北齐其他勋贵世家;
但在另一方面,他却极度好色,经常微服出行物色美女,甚至还开口索要罪人的妻子。同时,他还非常小气,对于亲戚老友也一毛不拔,因此没少遭人吐槽。
然而,如果我们结合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功高震主”案例,我们会发现段韶的“人格缺陷”大有玄机。贪财、好色,这两大男子常见的缺点,实际上暗藏了段韶的高明政治智慧。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中,好色之徒是不可能成大业的。段韶以“索要美女”这种看似猥琐的举动,实际上向高氏暗示:自己对更高的权力没兴趣。因此,高澄对他的这一特点不仅不生气,甚至还投其所好、专门赏赐美女以示鼓励。
至于贪财成性,甚至连亲朋也一毛不拔,则等同于宣告自己不会拉帮结派、收买人心,这就成功避开了封建统治者的最大忌讳——结党营私。
此外,段韶还极其擅长让功。以公元564年的邙山之战为例,段韶明明资格最老、最有威望,而且还是皇帝钦定前来指挥大军的总统帅;但他在排兵布阵时,却故意把本应由自己领衔的中军之位让给了年纪轻轻、毫无名气的晚辈高长恭:“韶为左军,兰陵王长恭为中军,斛律光为右军”。
为什么呢?因为对方是高氏藩王,段韶以这个动作表明:自己绝不会抢高氏家族的风头。
戏剧的是,高长恭因此战扬名立万,却也因此在后来遭到了高纬的嫉恨,最终被毒杀而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是掉进了段韶挖的坑里。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