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死的最莫名其妙的人就是杨修了,他也出身贵族,早期因为绝顶聪明,饱读诗书,自然早早被曹操看中,做了类似于现在机要秘书的位置,这可是很重要的位置了。
但也正因为杨修的绝顶聪明,让他在领会领导意图,以及做出决断有了先天优势,当领导的嘛,都喜欢把话说一半,让下属自己去揣摩,而这个杨修自然每次都能在短短时间内猜到,那曹操高兴不高兴呢?
按理来说曹操自然也是希望下属能猜出来他的想法,但这个杨修确实每次都猜对,一个从来只赢不输的游戏,曹操会不会觉得索然无味了?可还偏偏杨修一个劲的表现,最后,因为这个,曹操把杨修杀了。
比如曹操梦中杀人,他哪是梦中杀人啊,那个被曹操杀掉的侍卫在死时,杨修多聪明,都说了你不是死在丞相的梦里,你是死在了自己的梦里,可当着那么多人,这话会传不进曹操的耳朵?
所以,我们甚至可以用一句“成也聪明,败也聪明”来总结杨修。
这就牵扯到今天我们聊的,那到底要像杨修一样锋芒毕露,恨不得把所有的聪明博学表现出来?还是应该学其他一些人韬光养晦,有什么本事也藏着掖着?
台台君认为,我们立足在这个社会上,首要的还是要锋芒毕露的,因为没人看到你的本事确实也是不行的,但不管你依靠这一身本事进入了体制还是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等表现了足够的稀缺性,不妨韬光养晦一些,免得被人针对,甚至是被人从后陷害,而且一个锋芒毕露的人,若长期这样,注定是不被领导喜欢的。
所以,先贤们有一个词用的好,叫“中庸”,中庸不是要让你平庸,而是让你的每一步都恰恰好,不高也不低,过犹不及或许就是这样。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