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并非无解,只有汉武帝的推恩令才是无解的阳谋!
汉武帝说,我就是喜欢看你们不爽我,又拿我没有办法的样子!
作为削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汉武帝之前和之后,都有人推行过类似推恩令的办法,但除了汉武帝之外,并没有人取得成功,这是因为推行这一政策的外部条件不同,下面我们具体说一下。
西汉藩王势力的形成
秦朝以前,中国历史上一直执行的是分封制,《吕氏春秋》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天底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诸侯国,也叫列国。
诸侯国经过多年乱战,最终有分有和,形成了七个比较大的王国,这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其中六国被秦国所灭,于是秦朝建立。
秦始皇看到了分封制的弱点,于是改为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委派,实现了中央集权,这就是大秦帝国。
然而,仅仅十四年后,秦朝便被项羽、刘邦的军队所灭,似乎说明了郡县制并不适应当时的形势。
灭秦之后,势力最大的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以这个身份分封了其他十七个诸侯王,其中刘邦就被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地区。
刘邦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垓下一战击败项羽,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式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汉帝国。
在吸取周朝和秦朝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形势,刘邦创造性了提出了自以为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我们姑且称之为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的部分我们不去说他,分封制的部分,刘邦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合计十七个诸侯王。
这八位异姓王后来大多被刘邦所杀,并且刘邦还和功臣们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非功而侯,天下共诛之。从此之后,汉朝就再没有异姓王了,直到三国时的曹操称魏王,这是后话。
没了异姓王,那剩下的当然都是同姓王,也就是刘邦的后代子孙。但同姓王,也不见得忠于皇帝和汉廷,而且各王不仅占去了国家大量的财富,大片的土地,而且还拥有军队,对中央有着极大的威胁。汉初时有62个郡,具体有多少掌握在中央手中有争议,但毫无疑问,绝不会超过总数的一半。
看了来削藩势在必行!
第一个动手的是汉文帝。
贾谊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详细提出了关于匈奴、制度、削藩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提到削藩时,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按照贾谊的办法,就是要广封诸侯,同时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诸侯国就变小了,也就更容易管理,而且不容易产生非分的想法,从而服从中央。同时,贾谊还利用诸侯王们与皇帝关系的亲疏远近,让诸侯王之间无法达成共识,这就叫做“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
汉文帝认可贾谊的办法,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并没有强制推行,而是借机逐步实行。比如,赵王刘友死后,文帝表示非常怜悯自己这个弟弟,就把刘友的两个儿子都封为王。表面看起来这是一种恩赐,实际上是把赵国一分为二了。
同样的办法,文帝封齐王刘肥的六个儿子都为王,将最大的诸侯国齐国一分为六;封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这几个王国都是汉朝最大的诸侯国,文帝从他们下手,思路是很清晰的。但是文帝的推行太过温柔,进度也很慢,一共也就分了三个王国。
第二个动手的是汉景帝。
汉景帝削藩任用的人是晁错,而晁错的办法就比较简单粗暴了,他建议景帝直接削减诸侯封地。今天削一块下来,明天再削一块下来,慢慢地各王国就会被越削越小。所以,严格来说,晁错的方法,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削”藩。
晁错在《削藩策》中对景帝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总之,就是削藩越快越好。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下达了削藩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即七国之乱。最终晁错被景帝所杀,但七国之乱却被平定。经此一战,诸侯国与中央再也没有了可以抗衡的实力。参加叛乱的七国中,除了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汉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取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
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
改革诸侯国的官制,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
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就这样,中央的权力大大加强,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诸侯国虽仍然存在,但其实际地位已与郡无异了。
第三个动手的是汉武帝,办法就是推恩令。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九十年的发展,积累的大量的财富,国家财力充足,这才得以对匈奴作战并取得胜利。
此时的诸侯国虽然对中央没有了威胁,但他们仍然占据着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于是汉武帝任用主父偃进行削藩,办法就是推恩令。
所谓推恩令,就是规定诸侯王的所有儿子,都有继承封地的权力,而在此之前,则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爵位和封地。这样一来,一个诸侯王如果有十个儿子,那么这个诸侯国在他死后就要被分为十份;如果他的每个儿子也都有十个儿子,那么到了第三代,就会分为一百份,以此类推。
嫡长子和其他儿子的区别,仅仅是他分到的封地稍微大一点,继承的是王爵,其他儿子继承的是后爵。
可想而知,各诸侯国越分越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最后一郡之内可能就会很多个侯国,那怎么管理呢?就由郡的太守来负责,郡以下的行政单位是县,显然,侯国小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县而已了。
后来,汉武帝重新分封了75位功臣侯爵,178位宗室侯爵。不久,即发生了著名的“酎金失侯”事件,汉武帝以列侯缴纳的“酎金”分量成色不足为理由,一下子就削去了一百多位侯爵,其食邑、封地自然收归了中央。
如果简单总结一下汉朝削藩的历程,过程是这样的:汉文帝将几个最大的诸侯国削弱。汉景帝将剩下的诸侯国收拾了一遍,敢反抗的都被打死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继续分裂各诸侯国,就这样,诸侯国从最初可以跟中央抗衡的王国,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弱国,再变成一个个小的侯国,再从侯国变成食邑,最终被汉武帝找了个理由收了回去。
推恩令为什么无解?
推恩令这个办法并不见得如何高明,起码贾谊就曾经提出过,主父偃的提议也没超出贾谊的《治安策》,但为什么推恩令能在汉武帝时期大放异彩,汉文帝时期就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汉文帝时,诸侯国的实力还很强,单个拿出来和朝廷单挑可能打不过,要是两三个联合起来,中央就吃不消了,即便到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也差一点招架不住。
所以,如果汉文帝实行推恩令,那么诸侯们也不是傻子,肯定看得出这是中央削藩的一个政策,如果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很可能就会联合起来起兵造反,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就难以收拾了。
而汉武帝时,诸侯国经过汉文帝的削弱、汉景帝的打击,实力已经很弱了,没有再与中央对抗的资本了,只要还能活下去,他们是绝不会铤而走险造反的,除非你直接要打要杀,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才有可能联合起来造反。
而推恩令虽然是削藩的政策,但就眼下来说,还不是致命的,要说被收拾,那也是将来子孙们的事了,所以就没到必须造反的那一步。即使个别诸侯王敢进行叛乱,由于得不到其他诸侯王的支持,甚至得不到除了嫡长子以外儿子的支持,成了无本之水,中央也能很快平定叛乱。
所以,推恩令的无解之处在于,即便你看出了汉武帝的真实意图,那又怎么样?你打不过他,也没有人肯帮你一起打他,并且,只要你不翻脸,你和你的儿子们都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甚至孙子也可以。至于孙子以后……那么远的事,就不考虑了吧。
其实,汉武帝之后,也有人实行过推恩令的办法进行削藩,唐朝末年,明朝和清朝的初期,都出现了藩王割据的形势,他们也都积极进行过削藩,推恩令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不可能没考虑过,但此时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中央的力量对藩王无法形成绝对的压制,使得推恩令不可能像汉武帝时那样发挥作用,强制推行,必定引起叛乱。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无解,主要还是在于中央对诸侯国在实力上形成了绝对压制!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