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惨败,与其说刘备无能,不如说是无奈!
四川盆地这个地方群山环绕,易守难攻,但同样,想要从四川盆地打出去亦艰难无比。历史上从四川盆地打出去的只有刘邦一人,而且是仗着兵多将广,又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奇谋,加之天下本就不归心,项羽没有真正完成一统,张良又使坏误导项羽,这才给了刘邦出川的机会。
而刘备显然没有这么好的命,我们来分析下刘备的实际困难。
蜀汉要想出川,往北要走汉中,往东要走荆州的南郡。刘备失去荆州后,西蜀失去了出川的两大门户之一,东吴只要扼守夷陵防线,西蜀想要东进基本没机会了。所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想抢回荆州南郡本身就是必败的局。
东吴兵多将广上下同心,粮草充裕,又有荆、扬、交三州之地,200多万人口,且占据夷陵天险,刘备要进攻荆州根本打不起消耗战,毕竟他只有益州一地,不足90万人口。当刘备决定发动夷陵之战时,就注定了他必须速战速决,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拿下荆州南郡,战争陷入持久战,西蜀必败。
这个道理对于三分天下的刘备来说,又哪会不明白?所以他迫切的想和东吴决战。可是这个道理东吴的陆逊也同样明白,所以他一直拖着坚守不出,就跟你刘备耗。
先看一下双方兵力部署:
刘备出兵四万,外加马良在武陵忽悠来的五溪部沙摩柯的一万,共五万兵马。三国演义里号称75万大军那都是瞎吹的,西蜀拢共才才90万人口,哪来的75万大军。
孙权由陆逊领兵五万,囤兵夷陵、夷道、枝江、当阳。双方兵力基本差不多。
刘备采用水陆并进,沿长江一路拿下巫山、巴山、兴山、秭归,再派水军拿下夷陵城。
而此时东吴主力在陆逊带领下从夷陵退出,退守于夷陵与猇亭之间的虎牙山一带,为什么守在这里呢?因为这一带长江走势很特殊,长江三峡一段都是坡度较大、从高往低的走势,西蜀的水军占据了地利,东吴不好防守。但长江到虎牙山一带水势开始变得平缓,东吴水军只要扼守这一处江面,可以完全阻断西蜀水军前进步伐,毕竟西蜀在丢了荆州后水军就大不如前,已经无法和东吴水军抗衡,失去了地利就更加不济。
此时刘备占据夷陵,他有三条路可以进军江陵,也就是荆州南郡的首府。
其一是从夷陵北上穿过夷山进入当阳,再沿沮水南下进攻江陵。这条路上有东吴的徐盛把守当阳,但刘备更担心的是如果西蜀主力走这条路进攻,万一曹魏从北方南下,抄了夷陵的后路,则西蜀主力将会孤立无援,全军覆没在当阳一带。
其二是走水路沿长江而下,水路其实不是西蜀的主力,只能起到辅助支援作用,但东吴守住虎牙山一带,导致西蜀水军再也无法前进半分。而西蜀陆军在猇亭、夷道一带将失去水军的支援以及来自水上的后勤补给线。
其三是从秭归夷陵一带出兵南下,穿过山区进入猇亭地区,进攻夷道,只要拿下夷道,就可以打通武陵郡,就算拿不下夷道,也会吸引虎牙山一带陆逊的主力来支援,刘备可以围点打援,顺便让水军突破封锁南下。
所以,刘备此时为了保险起见,派黄权率一万兵力北上,进入当阳一带,用于防御曹魏南下,以及牵制当阳的徐盛。西蜀水军继续坚守夷陵。主力南下进入猇亭,强攻夷道。
而为了防止曹魏偷袭,断了蜀军水路补给,刘备不得不在巫山、秭归、夷陵、猇亭一条线上建立多个据点,以保障一条陆上的补给线,这就是七百里连营的由来,但这七百里连营并非主力,只占了不到两成的兵力,西蜀的主力基本都屯兵在猇亭与夷陵一带。
三国演义里刘备把主力分散成七百里连营是非常没道理的,刘备没傻到那地步,从巫山一路扎营到猇亭,总共就3万兵马,分散到七百里山路上,还剩下几个人来强攻夷道?很显然三国演义里的七百里连营是不对的。
从刘备整个军力部署来看,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可见刘备并不是不知兵,更不是无能,实在是无奈,只能这样部署。
完成了兵力部署的刘备,希望速战速决,所以开始强攻夷道,但夷道守将孙桓虽然年仅24岁,但骁勇善战深得军士拥戴,上下同心,硬是守住了夷道城,陆逊也没派一兵一卒来支援,这就让刘备很尴尬了,真的是进退两难。
战争一直拖了六七个月,到盛夏时,西蜀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谷底了。夷陵的水军在船上待了大半年也受不了了,放松了警惕,弃船登岸驻扎。
陆逊见机开始反攻,是夜燃起大火,火借南风迅速的点燃了猇亭到夷陵一带的西蜀军营寨,整个西蜀军乱成了一锅粥,夷道的孙桓和东吴的水军趁势北上,和陆逊一起三路齐齐杀出,西蜀军哪还有斗志,一路仓皇北逃,向着白帝城撤退,幸得及时赶来的赵云救援,刘备才得以逃出生天,但西蜀的4万兵马就死的死降的降了。而东吴也恐大军深入被曹魏趁机断了后路渔翁得利,谨慎的陆逊选择了主动撤兵。
西蜀派往北边当阳一带的黄权一万多人于是成了孤军,连撤退都没了机会,又齿于向东吴投降,只得在黄权的率领下降了曹魏。
整个夷陵之战,不论是三路并进,还是七百里连营,又或是主攻夷道城,刘备都没做错,但蜀地就是这么易守难攻,进去难,出来也难,刘备也是无奈啊。
其实刘备压根就不应该发动对东吴的战争,失去了荆州,西蜀东进的路基本就没了,最好的做法是坐山观虎斗,趁曹魏和东吴全面开战时,北出汉中进入关中平原,占据凉州、雍州,再谋中原。
当然曹魏也不是傻子,关中一带必将是重兵防守,西蜀北进关中平原的路也并不轻松。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