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而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史中古欧洲历史最长久的专制君主制国家,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曾经多次想恢复旧日罗马帝国在地中海的辉煌统治地位,然而都失败了,从7世纪开始,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相继崛起,使得拜占庭失去了大片土地,庞大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开始崩溃,最终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在拜占庭的末代王朝帕列奥列格王朝已经出现了很多衰败以至崩溃的迹象,政治上的分裂和中央集权的瓦解是这个时期的最明显的特征,政治的混乱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接近崩溃,特别是农业经济,在内乱和外敌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几乎被完全摧毁,曾经具有巨大优势且获利众多的国家贸易在此时几乎终止,商业贸易的权利几乎被威尼斯和热那亚夺取,土地资源的减少以及人口的枯竭又使得帝国的军队无以为继,一度被迫在内外战争中使用雇佣的军队。
此时内外交困的帝国还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动荡,大地主贵族的星期和农民的破产使得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迅速拉大,人民起义此起彼伏,而统治阶级的无能表现彻底将拜占庭拖入灭亡的深渊,皇室成员为争夺最高权力进行了长期内战,最后由新兴崛起的奥斯曼帝国补上一刀。
在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的历史中,军区制的衰落和政体内部出现的问题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而十字军东征的打击和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对其衰亡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2世纪中期以后,小农阶层几乎完全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的税源枯竭,国家经济基础发生动摇,雇佣外族军队的制度此时死灰复燃,在对外战争大量使用雇佣军队导致拜占庭财力更加吃紧,而被迫加重税收的行为激化了社会的种种矛盾。
拜占庭制度不像中国的父死子继那样,在拜占庭的皇统中,皇帝的各种亲戚都有可能在特定的形式下继承皇位,拜占庭历史上有近1/3时间皇位“空缺”,王朝延续时间短暂,且皇权极不稳定,而皇位的频繁更替带来的是极其残酷的内战,14世纪的“两安德罗尼卡之战”使拜占庭几乎失去了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皇室勾结外族参与内战还给外族的入侵敞开了大门。
而在历次十字军东征中,第四次十字军运动给拜占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204年十字军攻克了拜占庭的首都并短暂建立起“拉丁帝国”,十字军还剥夺了拜占庭对东地中海贸易的垄断权,彻底失去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热那亚人几乎控制了拜占庭全部的关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几乎宣告了拜占庭的灭亡。
拜占庭风格服饰
帕列奥列格时期的拜占庭几乎名存实亡,所以它的外交活动从自主外交转向亲奥斯曼外交和亲西欧外交,在内战中王室乞求外部势力帮助他们夺得权力,牺牲民族大义。即使在土耳其人大兵压境之际,拜占庭最后一步棋仍想以联合基督教会为契机,再次争取西方的援军,这种不切实际的外交政策最后也没有等到援军。
拜占庭的灭亡是多方面因素的长期作用的结果,拜占庭虽然倒下了,但是它代代相传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神没有被毁灭,而是像火种一样传到欧洲,引发了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成为近代文明发展的基础。
(参考资料: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