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关键球,来者皆不善。在明处生活得太久,如同卖场里的样品,必是人尽皆知的。半决赛的松糕不也是如此吗?大水缸输这种球迟早都会遇到,这没什么可哭的,因为水缸依然很大。
就决赛这场球来说,雅琼完全是中飞刀了。
雅琼的站位离网非常近,把身后的空档全部交给鲁恺保护,这个办法用鲁恺身材高大覆盖能力强的特点,交换出雅琼的绝对抢网权力。
此前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印度人限制雅琼上网的对策颇为成功,但受限于能力的不足而未能彻底执行。
韩国队显然吸取了这一经验,但他们并不害怕雅琼上网,从实战过程看,他们对于蔡侑玎要接很多球这件事早有准备,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安排:
1.拦网不放网。
2.蔡侑玎防守中的第一拍必须穿过第一个人。
3.催率圭的第三拍只打空档不发力。
这就是韩国队的飞刀,很多人都认为蔡侑玎抢网特别凶是他们取胜的原因,难道雅琼不是抢网特别凶阶层人士吗?这种宽泛的总结永远都那么受欢迎,实在和“好大板”有异曲同工之妙。
1.拦网不放网
我们知道鲁恺的中半场发力抽压,和雅琼的抢网推扑是他们的主要进攻手段。面对这种以发力为主的对手,抢网的机会都少之又少,特别凶又从何而来呢?
韩国队拦网不放网,针对的就是鲁恺雅琼这一特点。蔡侑玎用比较远的封网站位,尽可能多的拦截鲁恺的平抽,出球落点都力争打到雅琼身后(不放网),迫使鲁恺在比较远的发力位置到雅琼身后之间反复接球,这些球肯定是不能大动作攻击的。而雅琼又接不到球,就形成了相持球鲁恺一对二的局面,有效抑制了雅琼的抢网作用。
和印度人不让雅琼上网的策略不同,韩国队的办法是让雅琼上网但是把她晾在网前,使之劳而无功。
2.蔡侑玎防守中的第一拍必须穿过第一个人。
所谓“第一个人”,就是指双打中的前者。如果在运动中,就是出球之后向前跑的那个人。
在决赛的这场混双里面,第一个人大多数时候是雅琼。而在对印度人那场比赛中,由于对方强行限制雅琼上网,所以第一个人有时候是鲁恺,有时候是雅琼。
防守中第一拍穿过第一个人的要求,是拦网不放网战术的延伸。进攻时不放网,防守也不放网,总之就是要让鲁恺雅琼之中离网更远的那个人接球,用距离削弱中国队的攻击威胁,同时给蔡侑玎上网争取时间。
3.催率圭的第三拍只打空档不发力。
对于第三条,发接发第三拍的概念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接第三拍时,鲁恺和催率圭的明显区别:
鲁恺一般都是发力;而催率圭则以推挡两侧空档为主,只有当鲁恺向前逼近时,他才会发力打回去,或者回到第二条“穿过第一个人”。
到这里我们把韩国队的三个布置连成一个完整的战术套路,他们成功实现了拉开战略纵深的意图,在进攻上他们只追求那种通过放网和打空档之后得到的杀球机会,这种办法有效避开了鲁恺雅琼的抽挡优势,是战术的胜利。
“朴柱奉是神,没有他,我们也是冠军。离队的那些大牌,没有你们,我们还是冠军。世界第一孙完虎,不上你,我们照样是冠军。有一个国家一直在研究足球怎么赢我们,而我们却一直研究羽毛球怎么赢他们,但是今天暂时不用研究了,因为我们是赢家。”
以上腹黑体文字送给韩国队姜京珍总教练吐槽之用,这个被高高抛起的白发老人,颇有安西教练的影子,心中的压力又是哪一个球员能比的?
虽然我们接下来一定能破解韩国队的飞刀,但依然要表达对胜者的敬意。同时我认为金荷娜、成池铉、孙完虎这些留下来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等到了“看不见的剧情”,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图片均由唐诗提供)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