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人,习惯于将明朝和清朝并在一起,简称“明清”。这两个王朝也有颇多类似的地方。比如,这两个王朝都在北京建都。比如,在王朝末期,都经常遭遇强大的外敌入侵。
然而,在遭遇外敌入侵时,这两个王朝的皇帝表现得截然不同。
明朝皇帝在打了败仗后,决不会丢下满城军民,自顾自逃跑。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在土木堡围困并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随即挥师南下,围攻明朝都城北京。这是明朝立国近100年来第一次遭遇如此重大的危机。朱祁镇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继位,是为明代宗。明代宗在大臣于谦等主战派的支持下,奋起抵抗,终于击败也先大军,避免了北宋“靖康之变”的悲剧。
多年后,面对外敌入侵,清朝皇帝的做法却是这样的: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击败了清军,攻入了北京。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竟然以北狩为名,带着皇后贵妃们匆忙逃出北京,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对了,咸丰皇帝的同行者,就有后来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1900年,慈禧太后意气风发地向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等11国宣战,引起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顺利攻入北京。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慈禧太后以“狩猎”的名义,带着光绪皇帝逃出她只手遮天的皇宫,一路逃窜到陕西西安。
明朝皇帝哪怕面临生死关头,也决不割地赔款,苟延残喘。
1644年,李自成大军重重围困北京。在进攻之前,李自成派人与崇祯皇帝谈判。李自成提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的意思是,请崇祯皇帝封赏他,他将帮助围剿辽藩。崇祯这个皇帝,身上有很多坏毛病。他优柔寡断,他刻薄寡恩,他杀害忠良,他刚愎自用,他反复无常,总之,不符合我们心目中好皇帝的标准。然而,面对李自成的这些条件,崇祯断然拒绝,最后吊死于景山一棵歪脖子树。
清朝皇帝为了保住江山,没有什么是给不了的。要土地?给!要赔偿?给!赔偿太重一下子给不了,那就分期限给!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朝皇帝就不断用大片国土和白花花的银子,买一条苟延残喘的命。从《中英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60多年来,清朝皇帝割让了大约600万平方公里国土,赔偿了7亿多两白银(不算利息)。
落到敌人手里,明朝皇帝又是怎么样呢?
明英宗朱祁镇也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宠信太监王振,及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奸险小人,把好端端一个政坛弄得乌烟瘴气,让人齿冷。1449年,他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被带到北方。
朱祁镇在北方期间,表现得相当有骨气,保持着大明天子的高贵气度。既不割地,也不赔款。从朱祁镇身上,也先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只好将他放回去。
明朝皇帝不屑做的事情,清朝皇帝倒是甘之如饴。
这不,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为了圆皇帝梦,甚至不惜投靠日本人,跑到伪满洲国做傀儡皇帝。
他在回忆录里说:“这时占据着我全心的,不是东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要用什么办法统治这块殖民地。它要驻多少兵,要采什么矿,我一概不管,我关心的只是要复辟,要他们承认我是个皇帝。”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大明朝皇帝列表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