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甚至马克思也曾在专著中提到他的名字,2001年《华尔街日报》统计出千年世界上最富有TOP50榜单,其中有6个中国人,他就是其中一个。
他就是伍秉鉴。
说伍秉鉴是世界首富,并不是无稽之谈。
美国学者黑尼斯和弗兰克·萨奈罗估计,他可能是那个时候世界上的首富。估算他1834年时财产为1872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是4000万两,伍秉鉴的家族财富几乎相当于一半了。
《亚洲华尔街日报》这样评价:出生于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鉴,继承父业与外商从事买卖,又进一步贷款给外商并以此获得世界首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他为什么这么有钱?
人人都渴望财富,但是幸运不会降临到每个头上的,想要挣钱,就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 02·
1856年十三行被烧前所画的场景。来源/香港艺术馆
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联。虽然那时清朝已经呈现衰败之势,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与世界的商贸交易量巨大,伍秉鉴几乎控制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所以,他不富也很难了。
伍秉鉴更具有地利的优势。他原本是福建人,福建山多地瘠,农业发展不起来,所以,福建从宋代开始就进行海洋贸易,到元代,泉州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商业文化烙印到了福建人的骨子里。
清初,郑成功占据台湾,中国海洋商业贸易中心开始转向广州,大批的福建人也来到广州继续经商,伍秉鉴的先辈也在其中。经过五代人创业积累,福建伍氏家族发展起来了。
闽粤两省占尽了中国海洋贸易的地理优势,加上福建人善于经商和开拓的性格,这样就掌握巨大的财富。即便今天,《2015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中,华人财富TOP100中,闽商也占31席位。
伍秉鉴能成为世界首富,是通过“诚信”积累广阔的人脉。
他销售的茶叶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凡是有伍家戳记的茶叶,在国际市场质量最好的,能卖出高价。
他为人低调谦逊,诚信忍让,建立广阔人脉,所以,他成为十三行的领袖。
1801年,美国人阿斯特到广州进茶叶,因为本钱不够,找到了伍秉鉴。伍秉鉴赊给他七万银元的货物。可阿斯特的货船在回国时沉了,他被逼上了绝路......
怡和银锭
· 04 ·
在时代变迁下,伍秉鉴迎来他命运的终结。
清朝政府实行“保商”制度,就是外国人要和中国做生意,一定要有中国“保人”,伍秉鉴就是东印度公司的商业保人。
东印度公司为了弥补贸易逆差,于是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残害着中国人的身躯和社会机体。洋商的走私行为,清廷政府也无法控制,伍秉鉴能有什么办法?
林则徐虎门销烟
虽然伍秉鉴花了巨资捐的“三品顶戴”,但是也不免无端受辱,他不禁悲愤,老泪纵横:“宁为一条狗,莫为行商首!”在动荡的时局之下,再多财富换不来个人尊严和平安。
· 05 ·
19世纪初广州官府在十三行外商商馆大厅的“涉外”审案场景,伍秉鉴等行商首领须列席,却没有发言权,如果审讯结果外商有罪,则对行商处以巨额罚款。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中英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了五个口岸通商,打破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地理垄断优势。伍家及其十三行迅速走向衰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十三行街发生了一场大火,据说,熔化的白银顺着水沟流出了几里。随着这场火灾,伍家及其十三行一代财富帝国神话,就在历史中灰飞烟灭了。
在中国从没有一个商业帝国能坚持百年,也许,我们从伍秉鉴的经历中,找到答案了:任何依附于体制下的商业行为,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是首富,也不过是他人手下的草。
风云突换之时,正是财富转手之日,这也许就是历史上中国商人的悲哀了。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