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古代最为成功政变之一,也是明朝礼崩乐坏的开启
公元1456年的冬天,明景泰皇帝病重。到了公元1457年正月壬午时,以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为首的、与于谦有隙的大臣们,私自打开了幽闭太上皇的宫门,迎接了太上皇朱祁镇。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斩首,二月十日,废帝景泰逝世。
这次政变,可以说是古代中最为成功的政变之一,奇怪的是他们的“政敌”于谦,其实事前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若是于谦直接镇压的话,这些根本只是依靠家丁打开宫门的大臣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率。
虽然参与政变的几位大臣,在于谦死后不久,就被天顺皇帝朱祁镇用各种方式处死或流方。
可这次政治投机,为了不择手段而进行的牟取功名利禄,打开了方便之门。
甚至可以说是后来的明天顺皇帝(英宗)朱祁镇为了维护统治,也开启了明朝文人主政的先河,从而让明朝本身是三条腿支持的局面变成了一家独大。
于谦之死,是必然的
作为藩王来说,是不可能获取帝王这一位置的,可土木堡事变的发生。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为了防止主幼国疑,以及防止正统皇帝朱祁镇被瓦剌也先用来作为筹码威逼亲生儿子,所以于谦他们并没有扶持一岁的朱见深成为皇帝,而是选择郕王朱祁钰。
若是考究的话,其实这次也算是一次政变了。
因为从朱棣之后的明朝一直坚持着父死子承的原则。
因此在当时的京城里,也出现了些童谣谚语:
雨滴,雨滴, 予弟,予弟,
城隍,土地。 郕王,土地。
雨若再来, 御若再来,
谢了土地。 卸了土地。
童谣,在古代的中国是一种肮脏的政治手段。这种童谣,其实也说明了有人并不满意 朱祁钰成为皇帝。
景泰帝朱祁钰在位时,是一种妥协,可他并没有认可这种妥协,景泰三年(1452),他废掉了皇太子,也就是他的侄子,立了自己的儿子。可不到一年,他的年幼的皇太子就夭折了。
其实作为年轻力壮的皇帝来说根本无须太快册立太子的,可从后来的大臣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了,有部分大臣并不认可景泰皇帝——皇太子夭折不到7个月,景泰帝就在大臣的狂轰滥炸的奏折中不得不再次封侄子为皇太子。
这里面连皇太后孙太后参与其中。
于谦是大明王朝的忠臣,虽然才思敏捷,但这是个死局。
正如前面所说的,于谦其实早就知道“夺门之变”了,若是他阻止,完全有能力阻止太上皇朱祁镇复辟的。
明·屠隆:【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孙太后不论从前如何支持于谦,政变后也并不想置于谦于死地,但她及其家族已经选边站了明英宗和石亨这一方,于谦若想要阻止夺门之变,就只有囚禁并罢黜皇太后,彻底否定其合法性这一条路。然后在皇帝命在旦夕的情况下,迅速又面临一个直接问题,继位者当选谁?
若是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那么皇太后参与其中,也应该受到处罚,太上皇朱祁镇可能也会被废为庶民。
可问题是景泰皇帝的儿子已经早夭了,这也就是意味着,若是景泰皇帝驾崩之后,若朱祁镇再被废掉,那么于谦只能从藩王之中寻找另外的即位者。
那么于谦还是忠臣吗?不……那时候的他就算不是,也都要被写成董卓、曹操这类的枭雄。
而且于谦一向孤高崖岸,在朝中从来没有自己的私党,或说只忠于他自己的政治实力,再加上明朝的制度制约了他,就好比朱祁镇复辟时,在宫中行走时,卫士见到后想去阻拦时,朱祁镇只需要一声呵斥,宫中卫士均跪地请安。
夺门之变后的政治格局,就可以看出朱祁镇的政治手段的娴熟
朱祁镇9岁即位,在亲政之前明朝的政治格局一直在“三杨”的辅佐之下运行着。
可当朱祁镇亲政后,年少轻狂的他,宠信王振,致使土木堡事变的发生。
经历了俘虏再到太上皇的他,早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轻狂少年了。他可以说是明朝最腹黑的一个皇帝。
“谦实有功”一句话,就可以让直接摆脱掉诛杀功臣的名单之上,就可以摆脱掉赵构般被谩骂的局面。
随后先是清洗掉保卫京城时扶起弟弟朱祁钰的有功之臣,借用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清洗了景泰皇帝时期的大臣们后。
然后启用李贤、王翱等文臣、贤臣,提高内阁制度的权利,同时运用李贤、王翱这些文臣的手段,除掉石曹之乱。
还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靖难后被幽禁宫中逾五十年),废除人殉等措施,获得好的名声。
最主要的是,他复辟时,一开始就没有启用原来的正统年号,而是重新起了个新的年号——天顺。这意味着不会像祖先朱棣那样全面抹去建文帝的一切,而将景泰帝从正史中抹去,同时也意味着不会拥有朱棣时期的大清洗。
而后对于谦等人的清洗运动也仅仅局限,而非扩大化,使得本身就与于谦等人没有太多瓜葛的文臣选择了中立。
同样而后给予内阁大权,提出内阁首辅等措施,让六部可以进入内阁等等手段。
借刀杀人,安抚人心,分而击之可谓是玩得炉火纯青
而整个大明王朝,土木堡事变文武功勋死了60多个,若再加上清洗了景泰帝后,大明的朝局就如同重新洗牌般,留的位置……可是中立的文武大臣们的一场饕鬄盛宴。
于谦必须要死的,因为他跟汉霍光一样,功高震主了,同时他也和岳飞一样,档在了前面,使得朱祁镇的复辟名不正言不顺,同时于谦之死,才能有人血馒头吃……
相关阅读:
|
|
|
|
|
|
|
|
文章标签: 于谦三大爱好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