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部分受小说影响觉得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刘备最厉害,刘备最应该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统一天下,其实这是受小说作者主观意识影响,《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说《三国演义》是由《三国志》演化而来,《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但是《三国演义》全文中,吴国的事迹描述最少,蜀国和魏国事迹描述差不多一样多,在人物描述方面,很明显蜀国人物描述更加细腻,因此古梁镛认为,《三国演义》带有浓厚的作者主观思想。
抛开《三国演义》不谈,刘备有五虎将和诸葛亮,为什么依然干不过曹操和孙权?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两部分来看。
下面,古梁镛详细解答。
刘备VS孙权,夷陵之战蜀国一败涂地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三场战役之一,这一战过后,蜀国国力急速衰败,三国政局再一次出现了非常诡异的波动,蜀国和吴国彻底翻脸,孙权向曹操俯首,蜀国岌岌可危。
夷陵之战前昔,蜀国国力是三国中最为鼎盛的,东吴群臣听闻刘备率大军前来,大部分居然向孙权建议投降刘备,可惜刘备一时骄傲自大,摆下八百里连营,最终被陆逊一把大火烧的仓惶逃窜,夷陵之战前后,蜀国先后损失了张飞、黄忠、张南、冯习、土著部落首领沙摩柯、傅彤,谋士黄权、程畿、马良和陈震,同时,蜀国在此战中损失兵力多达五万(部分文献资料为八万)。
也就是说,不是刘备干不赢孙权,而是刘备指挥不当,阴沟里翻了船,假如没有火烧连营八百里,刘备率军进入江东,东吴大概率要灭亡。
夷陵之战是刘备西蜀政权和孙权东吴政权正面发生的第一次战役,也是唯一一次。
刘备VS曹操,曹操军事实力强悍,刘备势力弱小
刘备和曹操之间的爱恨纠葛要远比刘备和孙权来的早,早在曹操青年时代,他就和刘备认识了,对刘备也多有照顾,如果不是战乱年代,曹操一定会是刘备的伯乐,可惜他们出生于诸侯割据的东汉末年,这就注定了他们将来是对手而无法成为朋友。
刘备早年点投靠在曹操麾下,后来猛虎入山带领关羽和张飞脱离曹操,四处流浪,逐渐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在徐州等地有一定的人气。
刘备背叛曹操,参与了董承密谋诛曹操的计划,事情败露后,曹操亲自挥军追杀刘备,刘备势力不足,兵败逃入河北袁绍处,张飞流落土城,关羽为了保护刘备家小被曹操俘虏。
后来,长坂坡之战,曹操再一次追杀刘备,此时的刘备实力比之前更加稳固壮大,曹操对刘备起了必杀之心,甚至在得知刘备所在后,不惜亲自率领八千精兵脱离大部分追击刘备,准备将刘备彻底灭掉。
此时的刘备已经收诸葛亮入麾下,座下更有关羽、张飞、赵云等虎将,但是此时刘备兵力比之曹操差距非常大,即便有虎将,但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刘备也只有率领残兵败将逃命的份。
刘备聚齐五虎上将,是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之后的第七年,在这一年,马超投降刘备,此时刘备麾下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员虎将。
夷陵之战发生于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也就是说,在刘备集齐五虎上将后,刘备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主要有张飞夺汉中战役,自此之后,两方罢战,进入修整期,直至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并兵败被杀,蜀汉集团和东吴政权关系急转直下,随后爆发了夷陵之战。
所以说,刘备有五虎将的时候,虽然没有和曹操发生大规模正面战争,但是总体而言,蜀汉还是占据战场主动权的。
夷陵之战之后,刘备去世,而曹操于公元220年去世,最后三位枭雄,只有孙权健在。
通过古梁镛的详细分析,朋友们可以发现,刘备主要是发育的太晚,等到他有实力和曹操对决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后来刘备更是将一辈子辛辛苦苦积赞的家底扔在了夷陵战场,后来更是身死白帝城,真正是神马都是浮云。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