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挂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成为了大明朝的新天子,理论上这个时候建文帝应该好好的巩固一下自己的皇位。
但人家却定要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对自己的叔叔们开始下黑手了,一道削藩的指令发下去,天下的藩王们个个朝不保夕。大多数藩王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以说这场削藩就是把这些个藩王们往死里打压,一定要把大明朝的皇权全部控制在天子的手中。
朱棣也是其中一个,自己被逼到死角的时候,无奈下反击了,然后意外发生了,没想到朱允炆的根基如此不稳,自己并没有太出力,就把他搞定了,于是大明的江山到了朱棣的手上。
说实话,当时的朱允炆明明才坐上大明天子的宝座,原本他应该求稳,却选择了急功近利,直接将自己陷入了绝境,然后勇于反抗的朱棣给占了便宜。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允炆非要对自己的叔叔们下黑手呢?其实这个锅还是在落在朱元璋的头上。
想当初建文帝才十五岁就被立为太子,虽说有捡漏的意外,但人家自己也很给力,最起码属于聪明伶俐的这一种,不然也不会被朱元璋看中立为皇太子。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孝心,就在朱允炆十四岁的时候,朱标生了重病,病情一度反复无常,于是朱允炆连继两个守在朱标的病床前尽孝。
听起来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安安心心的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尽孝是一件好事,可实际上我们也知道,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他的心并不是那么稳定。
尤其是在古代三妻四妾的情况下,孩子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并非我们看到的那么好,尤其是朱标还是一个大忙人,天天东奔西跑,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时候跟自己的儿子们相处,并且朱允炆之前还有一个哥哥,他能得到朱标痛爱的机会并不多。
就是说当时的朱允炆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他的母亲或者说背后之人在指点他,让他在朱元璋的在前装一把孝子而已。
说白了朱允炆对于所谓的亲情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是身在帝王之家,亲情这种东西更加的奢侈。
反正朱允炆的一番表现在朱元璋的眼中很是受用,尤其是在守孝期间,朱允炆因为过度的伤心,自己还瘦了大一圈,所以朱元璋认为这个孙子对于亲情很看中。
对于朱元璋来说,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亲情才是第一位的,因为朱元璋的骨子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可以开枝散叶,就是希望他们如同自己小时候的兄弟姐妹一样。
正是因为这一点朱允炆得到了朱元璋的欢心,很明显朱允炆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为了迎合自己的爷爷朱元璋,所以才要装下去。
很多时候,当你在内心当中压抑的越久,之后的反弹也越强烈,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天天跟朱允炆上各种亲情课,表示自己的大明江山没有一点一滴落到了外人手中。
全部都在朱家人的手里,有这些叔叔们为他保家卫国,将来朱允炆只要安心在王城把所有的事情全部统筹一下就好了,天下四方的藩王们都是他忠实的后盾。
只要他手一挥,满天下的藩王们直接就会带着兵来帮他,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只要自己的手一挥,满天下的藩王们就会带着兵进京保护自己?也有可能是直接进京取代自己吧。
原本对于亲情就不是很感兴趣的朱允炆直接就对自己的这些叔叔们有了想法,所以等朱元璋挂了之后,连自己的皇位都没有坐稳就开始对自己的叔叔们下黑手了。
可能在他看来,自从当上太子之后的几年,自己一直都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几乎大小事务都是自己在处理,而朱元璋只是在背后指点,也就是偶尔有错误的时候会出手指点一下。
在外人的眼中可能是朱元璋在下令,其实一直都是朱允炆在替代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在办工而已。
所以朱允炆就错误的以为自己可以直接取代朱元璋的地位,而自己的即位只是一个小小的过程而已,并不是很重要,之后的所有命令依然还是由自己处理,与之前并无太多的区别,只是名义上的那个不一样的而已。
于是朱允炆就把这么多年来一直压抑的想法直接付之于行动,也就是削藩,就是要把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全部搞定,自己的叔叔们肯定有人要跟自己争天下的,与其等之后他们来争,还不如等他们现在羽翼未满的情况下,直接对他们下手,或许这样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这个想法看起来可行性很高,可实际上却是用自己原本就不牢靠的皇权,去挑战这些拥有实权的叔叔们。
一开始这些叔叔们真心没想过要造反,但自己某个藩王直接被逼死之后,剩下的藩王们开始增加了点心眼儿,尤其是朱棣为了避免自己被削,前期是各种躲,可这种事情并不是你想躲就可以躲得过的。
于是被逼上绝路的朱棣开始反击了,同时也跟各地的藩王们一起合作,反正到最后的结果跟死差不多,还不如搏一把,万一要是成功了,直接就是单车变飞机呀。
然后就不用说了,朱棣利用朱允炆根基不稳的缺点,直接收买了他身边的将领,再加上朱元璋把这些个能打仗的武将全部杀光了,所以朱允炆手中有兵无将,而唯一拿得出手的武将还是敌人的队友,这就让人尴尬了。
总的来说,朱允炆其实跟朱元璋所想的完全不一样,他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亲情,从一开始就在装,只是装的太好了,直接骗过了朱元璋,所以才得到了太子的位置,等朱元璋挂了之后,瞬间原形毕露,没等自己的皇位坐稳就要进行削藩,就是想把自己这么多年来所憋的怨气全部暴发出来而已。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