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建立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导致社会产生了不可协调的矛盾。在我看来,明朝的“小冰河时期”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洪武到崇祯的十八年期间,一共发生发生自然灾害1101次。
准确来说这个时期从元末已经开始,只不过贯穿了整个明朝,所以也被称为明朝的“小冰河”。在这个时间段里,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也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堪称明史上的一次灾难。
百姓受冷
当时的冷是人们无法想象的,而且在当时科技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情况下。今天的我们面对寒冷可以用暖气,电热毯、电暖器等来取暖,你就生活再不济,你也可以穿上一件十分厚实的大棉袄。就算冷,那也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冷。
明朝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并不是很好,穷人家的孩子们都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时不时的房子还来上一阵冷风。最近新的一轮寒潮来袭,许多人都已经忍受不了选择不出门,当时的寒冷程度我们也可想而知。
交通断绝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受天气的影响,南方许多城市都开始下起了雪。河流结冰不说,地面上也是如此。这基本上也断绝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也别叫什么村了,直接叫岛算了,听起来还高大上。
河流的冻结也直接决定了人们用水的困难, 当时南方和北方的河流全部出现了封冻,用水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明朝的交通运输主要方式为海运,成本小运输量大,商品无法流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粮食减产
气候的异常给人们带来不方便之时,还造成了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灾、旱灾、雹灾、风灾、霜雪,前面我们已经给出过数据,从洪武到崇祯的十八年期间,一共发生发生自然灾害1101次。什么概念?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是每天三次。
小农经济社会的收入依赖于粮食,而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会导致粮食减产。南方的水稻全部被受损,北方的小麦干旱枯竭,百姓辛辛苦苦耕种一年,到头来直接被天灾“收割”,是谁都无法接受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奢望卖钱?
战乱频发
老百姓没有了粮食,填不饱肚子,加上资本进入明朝剥削百姓,一切的一切也都形成了恶性循环。民怨在积压的过程中,最终爆发的结果就是爆发起义。当时明末全国各地起义军加起来一共80万,另一只军队八旗军总兵力才10万……
所以小冰河期不仅是寒冷和粮食减产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伴随着战乱的发生。天下都无法安定,百姓又何来安居可言?许多人为了改善居住的环境,北方少数民族选择南下,大范围的战乱也直接摧垮了明朝政权。
后记分析
有记载表示明朝末年,汉族的人口有一亿两千万人口。但到了满清入关下来的时候,汉族人口只剩下了大概五千万人,人口直接减少了一大半。除了战争影响的因素之外,明朝小冰河时期冻死、饿死等人口,绝对不在少数。
时代即便如此发展,小冰河时期至今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解释。有人认为是天体运动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有人认为是大气层作用的结果。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想必现在的社会再有小冰河时期的发生,我们也足以应对。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