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李鸿章均位于朝廷决策中枢,在晚清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二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翁同龢是帝师的正人君子形象,李鸿章则是一个卖国贼的形象,但历史的复杂之处就在干吏往往就要得罪人,要得罪人往往名声就不好,相反翁同龢却鼓动清流言官操控舆论,其实什么事也没有干,说翁同龢坑了李鸿章一辈子也不为过。
李鸿章与翁同龢的不合已经由来已久,一个属于后党,一个属于帝党,还有李鸿章参倒流放了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所以两个人的恩怨情仇,无可调解。
甲午之败并不是败在战场,而是败在庙堂,当甲午战争开始前,李鸿章上奏折添置新的战舰,购买新式枪炮时,仅得到“该衙门知道”的朱批,不是朝廷缺银子,而是翁同龢故意刁难。
甲午战争又是翁同龢公报私仇的一个绝好机会,李鸿章也心知肚明,所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平时声称加强军备的李鸿章主和,不管军务不懂兵的翁同龢鼓动舆论,渲染气氛,坚决主战。
李鸿章主和是因为深知开展没有必胜把握,而翁同龢主战是因为如果赢了,这是帝党主战的结果,如果输了,不仅可以借机打击李鸿章,也可以借机打击后党,总之胜与不胜,都可以借开战削弱对手,夺回大权。
甲午战争还未交战,翁同龢已经与李鸿章打起了人事仗,首要目标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数次出海寻敌未果,丰岛海战的运兵船又损失千人,舆论极为不满。
在清流派的鼓噪下,光绪皇帝被激怒,表示丁汝昌庸懦至此,万不可用,最后在慈禧的过问下,才没有得逞。 总之,一对朝廷重臣,祸国殃民,李鸿章是一个干才,但有些贪婪之弊。翁同龢在甲午战争前后,小人嘴脸,甲午战争焉能不败?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