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轶事

趣事网

趣闻趣事

奇闻异事

趣闻网 > 趣闻 > 历史趣闻 > >>朱元璋为啥要下令重开科举,让儒家再度跻身高位?

朱元璋为啥要下令重开科举,让儒家再度跻身高位?

自从汉武帝以来,历代君王都将推崇儒家,作为自己的基本方针。因为其中宣传的忠君爱国思想,可以有效的抑制民智。

当然,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儒学进行改造,打造出适合当下发展的儒学新理念,程朱理学,便是其中的代表。而科举制度的创立,不仅让寒门能出贵子,也让儒家教化愈发的深入人心。

(一)、以儒制汉,获得民族认同感

即使像元朝还有清朝,这种游牧民族主政的王朝,他们也不会放弃儒教。因为儒家学说千百年来,在中原大地上早已根深蒂固。推崇它,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能够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统治中国的正统王朝;其次,利用忠君爱国的思想来愚百姓,让他们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都要不遗余力的支持。否则,就是不忠不义。

1. 恢复科举,不过是迫不得已

科举制度的发展,是不断趋向于儒家的过程。隋唐一代,不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更侧重于诗词歌赋。因此,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有才华的诗人。

而到了南北两宋,天平开始向儒家倾斜。元朝因为人心不稳,故而更需要竭力推崇儒教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动摇。

元仁宗:"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自那以后,科举只注重于儒家的四书五经。同时,要以程颐和朱熹的注解为标准。自那以后,程朱理学便以新儒家的身份,成了公认的国家哲学。

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想要振兴儒教。只不过是要选拔出思维单一,且完全服从于自己的臣子。科举制选拔人才的第一要义,就是忠诚,其次才看你的能力。他们一方面推崇儒教,而另一方面又"以蒙古文字为重,直欲令天下臣民皆习蒙古语,通蒙古文"。

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母语,那就等同于丢掉了灵魂。所以,元朝虽然提倡儒教,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也就是为何《廿二史札记》中反复提到"元代不重儒术"。

2. 重整山河,意图恢复旧制

布衣皇帝朱重八在元末乱世,夺得天下。他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看着身边很多人说着胡语,穿着胡服,异常痛心疾首。于是他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去蒙古化运动"。"自洪武元年,诏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如今有呼姓本呼延,乞姓本乞伏,皆明初改"。

而且他发现,虽然元朝表面上提倡儒教统治体系,但是却一直在建立蒙古贵族统治体系。元朝皇帝推崇的儒教,不过只在底层范围内。寒门士子虽然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不过科举考试,时有时无。

他们的出发点,还是根据自身利益来的。"自元之始,文学甚轻。自是九儒十丐之传,科举亦屡兴屡废,宜乎风雅之事,弃如弁髦"。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汉人的文脉必定会中断。同时,朱元璋并不像同元朝那样,让贵族一直久居高位,使得社会阶层固化。

倘若如此,就很有可能步了东汉以及两晋的后尘。朱元璋还是更希望从底层选拔人才,因为他们在朝野中无依无靠,除了全身心的效忠皇帝,别无选择。

(二)、重开科举,让儒家再度跻身高位

"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重开科举。同时,他也在元朝科举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士子们需仿圣人之言,以朱熹的口吻来论文答卷,以此做到"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 君权神授,增强登基的合理性

元朝为了自己长治久安,是想明面上推崇儒学,而背地里让本民族的秩序来替代它。可朱元璋本是汉人,他没有理由找其他的文化来替代儒教。

更何况,儒家有了千百年的沉淀,还有朱熹程颐等先驱,为自己铺垫好了道路,既然都是现成的,那直接拿过来用便是了。

虽然儒家在元朝有过断层,可时间非常短暂,要知道元朝统治中国也不到百年。因此,对于朱元璋而言还是让儒家重新上位比较简单一些。他根不红,苗不正,靠着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权力的顶端,但他也害怕有人不愿服从自己的统治。

因此,他选择复兴儒教,同时对百姓注入仇恨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能够带领他们抵御外族入侵的人,若是没有他,天下还在异族的统治当中。自那开始,以儒家为首的科举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再也没有了天马行空的文人,只有怀揣"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士子。

2. 提高士子地位,奠定舆论基础

莘莘学子们都自号孔子门徒,朱元璋想要得到他们的支持,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就必须先在孔老夫子的身上下手。他多次夸赞孔孟学说,"孔子之言,诚万世师也,真治国良人"。如此一来,大家就真的开始信服朱元璋,认为他是一个明君。

要知道,在元朝时期,十儒九丐,甚至有的连乞丐都不如。朱元璋想要重建儒家统治体系,不能只是祭奠孔子,还要拿出些实际行动,让士子们看到自己的心意。"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耆儒,分曹究讨"。

天下初定之际,他就广召天下儒士一起商量治国理政之策。让儒生们觉得自己备受重视。本来乞丐一般的他们,已经对儒学失去了信心,而朱元璋的种种举动无异于为其打了一剂强心针。

朱元璋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体系的政权,选拔出来的臣子全部都听命于他,而再由他们将忠君爱国的思想,层层传递给底层的百姓。如此一来,朱元璋就能够实现长治久安。

毕竟马上打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倘若只用武力治国,那不就和元朝没什么两样了。还是要兼以思想统治。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考虑的还是比较长远。

(三)、八股取士,定向选拔人才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八股文虽然不是朱元璋强令推行的,不过他可是为后世开了个好头。倘若不是其一昧的选择只考四书五经,明宪宗就不会顺理成章的推行八股文。

1. 儒家思想,走向了一个极端

元朝时虽然想过以游牧民族体系代替儒家统治,但对儒家学说还是有所保留的,否则也不会重开科举。朱元璋在位之时,废除了丞相制度,标志着皇权专制在逐步的向巅峰迈进。而他推行的科举制度和元朝虽然差别不大,可力度要强劲的多。

也因为都是汉族,所以士子们愿意为其效命。朱元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需要人才,但有个先决条件,就是此人必须得忠诚。不能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须得是在忠诚的基础上,而又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明朝的科举并不是为了寻找技术官僚,而是要笼络管理人才,并且对朝廷百分百的忠诚。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明朝的皇帝们不满足于只是以程朱理学为本的科举,倘若如此,还是会培养出那些不忠君爱国之人。

2. 强化统治,却禁锢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儒家倡导教人向善,做仁义之人。不过能力可以后期培养,而那颗忠心则是要自幼培育的。只要推行了八股取士,那些士子们在小时候就耳濡目染长大了要效忠朝廷,爱戴君王如何如何。

等他们参加科举的时候,尽管有很多人会落榜,但从小培植起来的思想是难以改变的,他们在底层还是会向更多人去传播忠君爱国的理念。八股取士所选之人,都是自幼受到忠君爱国思想的洗礼。

古代是家天下,就是说这些官员都是打工者。作为一个公司而言,自然要找全心全意忠于自己之人。

"理尽一言,语无重出"。八股文直接限制了文人士子们的才华,让他们只知道有儒家经典,而不知有其他。就像袁宏道在幼儿时期,很喜欢读书,家里的书籍各种都有。不过家里认为他这是在不务正业,所以将藏书全部都收了起来。

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的思想都已经僵化了。完全按照统治者的意愿来走。他们只知道盲目的去相信朝廷,也不会管它是好是坏,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结果。也是商君驭民五术中的愚民。

结语:

古代的君王们不论提倡什么思想,都是站在维护自己统治的立场上。元朝如此,明朝亦是如此。

朱元璋一心想再度让儒家思想占领统治上层,就是为了培养完全效忠于自己的人才,同时教化子民,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维护明朝统治,而不得萌生反心。只不过,当百姓真的对国家失去信心的时候,任凭什么思想,也无济于事。

相关阅读:

  • 朱元璋怎么当上皇帝的
  •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 被朱元璋宠幸一晚
  • 李文忠俘虏大批元朝宗室妃嫔, 朱元璋是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
  • 朱元璋老婆(朱元璋老婆有几个儿子)
  • 朱元璋原名(朱元璋原名朱元龙)
  • 朱元璋为什么杀徐达(朱元璋为什么没杀徐
  • 朱元璋为什么封王(朱元璋封的王及其封地
  • 朱元璋和朱棣(朱元璋和朱棣谁的功绩大
  • 为什么说明太祖朱元璋,是华夏民族千年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投诉邮箱:599385753@qq.com。
    趣闻网娱乐门户:一直以来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健康、娱乐的信息!

    文章标签:

    专题

    1290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1290
    十大将军 中国十大将军排行榜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开始的陆海空三军大授衔的总共1614名将帅中,原籍省份人数较多的前10位,我们称之为“十大将军时。

    最新趣闻

    造成西晋历史的黑暗是外族入侵还是王侯内讧造成?
    造成西晋历史的

    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历史发

    +118
    《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
    《红楼梦》里,

    很早之前就看到过有人提出这样的

    +193
    贾宝玉和薛宝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贾宝玉和薛宝钗

    薛宝钗虽然如愿嫁给了宝玉,不过

    +61
    镇元大仙的道号来历?
    镇元大仙的道号

    镇元大仙的道号是因为他看守人参

    +135
    曹操帐下谋士贾诩为什么被人污蔑为三国第一毒士?
    曹操帐下谋士贾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

    +80
    《封神演义》中,纣王之子殷郊醉酒七天,为何会梦见母亲姜王后双眼流血?
    《封神演义》中

    殷郊梦到母亲姜王后双目流血寓意

    +58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杀了福王朱常洵吗?
    李自成和部下真

    此事确实存在,可怜肥胖的福王朱

    +186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如果韩信不死,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

    +176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将尤物冯小怜转手予人?
    隋文帝杨坚为什

    其实当冯小怜被摁在杨坚跟前的时

    +141

    风云人物

    应采儿
    应采儿

    应采儿

    +430
    王允
    王允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

    +124
    陈法蓉
    陈法蓉

    陈法蓉

    +171
    宫崎骏
    宫崎骏

    宫崎骏

    +340
    邝美云
    邝美云

    邝美云

    +419
    宋慧乔
    宋慧乔

    宋慧乔

    +195
    宋承宪
    宋承宪

    宋承宪

    +139
    林允儿
    林允儿

    林允儿

    +165
    周润发
    周润发

    周润发

    +160

    月度点击排行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