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华史书上,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那是一段慷慨激昂的岁月,众多英雄人物在那里崭露头角,那里有着尔虞我诈的战争,有着如同手足的兄弟情,还有着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忠臣,而这个风云时代便是——三国时代。这个时代,皇室衰弱,各地群雄逐鹿,在经过一系列勾心斗角的斗争,形成了三家独大的局面,而三家之中,不论是土地面积,户籍人口,还是军事力量,将才谋士,都属魏国最强、最多。
三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魏国,为何却成了最早一个被灭亡的国家。可天下分离久了,必定还是会重新合并在一起,最终,三国都被后起之秀西晋给打败吞并了。而其中,恰恰是实力最强的魏国最先灭亡的,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很神奇。
主要还是因为魏国的士族势力太强大了。
早在曹丕未登基之前,他就确立了九品中正制,让士族的人为官,缓和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获取士族对曹氏的支持,这是在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准备。曹丕吸取东汉灭亡的教训,废除了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此举是为了禁止宦官干政和宦人为官。在曹丕登基后,他将权力收归中央并独揽大权,将中书省的官员改为士族充任,削弱了藩王的权力,并经常更改藩王的封地,让其无法形成自己稳定的势力。曹丕这一连串举措都是为了防止东汉末年宦官乱转政的现象出现,但是他却忽视了士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魏国当时在司马师与司马昭两兄弟的轮番辅政之下在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权利根本就不在曹操的后人手上,而是在这两位兄弟的手上。
最先开始时嘉平六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54年的时候,司马师直接废掉了魏国的第三位皇帝曹芳,另外扶持了高贵乡公曹髦为第四任魏国皇帝。其实当时司马师就已经独掌大权了,皇帝只是个噱头。
后来到了景元元年,公元260年的时候,司马昭就派人把曹髦给杀了,又立曹奂成为魏国的第五位皇帝。虽说曹芳、曹髦、曹奂身为一国之君,但是却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利了,治只不过是司马氏兄弟以及司马炎控制下的傀儡罢了。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魏国才是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是名存实亡。
最先为司马家打下基础的就是曹丕的好友——司马懿。司马懿的这个机会可以说真的是等了好久,不过好在他长寿,换了别人,估计真的熬不住了。足足熬死了曹氏的四代君主,司马懿终于找到了机会,一举夺过了大权。
魏国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灭亡的隐患。
相关阅读: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