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朱元璋是一个狠人。
他狠起来不仅他的儿子们吃不消,连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更有苦难言,就拿开国功臣李善长来说,都老得快走不成路了,朱元璋还惦记着他。
就诛杀功臣的腹黑程度来说,朱元璋在开国帝王中能排在前三,至于另外两个人是谁,这位子暂时还空着的,因为我实在是想不到。
朱元璋对身边的人很狠,这点毋容置疑,但他又对敌人非常仁慈。
啥,朱元璋的敌人是谁?
细细算来,能够阻挡朱元璋统一天下的人,有且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做陈友谅。
说到这,或许就有人要说了,你就乱扯吧,难道张士诚不算吗?难道元朝不算吗?
说实话,还真不算,至少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谁能像陈友谅那样被朱元璋重视,抛开有色眼镜来审视陈友谅这个人,他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枭雄。
陈友谅的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可以碾压朱元璋的存在,陈友谅的水军,堪称是那个时代的战争绞肉机,在陈友谅的超级战舰面前,朱元璋的小渔船活脱脱地就是一个笑话。
尤其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的那次大战,更是验证了陈友谅的水军之强,只不过军队再强大,倘若失去了民心,也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陈友谅的失败,便是失去民心的最好例子,在陈友谅的信条里,没有礼义廉耻,没有感恩戴德,只要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便是最好的手段。
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被箭矢射了一个透心凉,在陈友谅去世后,他的儿子陈理在大臣的拥簇下又当了皇帝。
后来陈汉亡国后,陈理被朱元璋流放到朝鲜,这位中国皇帝晚年凄凉,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我们一起来看。
朱元璋:陈友谅是个可怕的对手
陈友谅和朱元璋的鄱阳湖大决战,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当然这里的多指的是陈友谅,少指的是朱元璋。
如果只是在人数上占劣势,朱元璋倒也不惧怕,可偏偏陈友谅在硬件方面也很优秀,比如说陈友谅的船,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船。
除了船身用铁皮包裹外,还做到了动力和战力分开,也就是战船分为了上下两层,下面这一层的士兵负责动力,上面这一层的士兵负责打仗。
所以拥有着这样的舰队,陈友谅又怎么会害怕一个只有小渔船参战的朱元璋呢?
不过大船有大船的好,小船也有小船的好,朱元璋的小渔船具备的优势就是灵活性很强,适合打游击战。
本来吧,战争的天平一直是朝陈友谅那边倾斜的,不过陈友谅却办了一件错事,使得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逆转。
铁索连船,也就是为了让船在江中比较稳,就把船给连在一起。
这件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三国时期曹操赤壁大败就是因为铁索连了船,导致大火来的时候,一烧烧了一大片。
陈友谅把船连在了一起之后,朱元璋便和诸葛亮一样,开始等风来。
风还是来了,并且是在当天黄昏时分吹起来的,朱元璋把握好时机,将7艘渔船装满了火药和稻草,慢慢逼近了陈友谅的船队,随后勇猛的士兵点燃稻草,引燃了陈友谅数百艘巨舰。
陈友谅:我始终不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
虽然船只被烧毁了100多艘,但是对于财大气粗的陈友谅来说,还有搏一搏的机会,只不过朱元璋又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呢。
陈友谅越打越急,朱元璋越打越稳,最终陈友谅一败涂地,他本人也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了性命。
陈友谅阵营中的大将张定边一看大势已去,便匆匆在武昌拥立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当了皇帝,不过在第二年,朱元璋就打到了武昌城下,陈理觉得这事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便举城投降了。
按照道理来讲,斩草要除根,陈友谅都死了,朱元璋应该不会放过陈理才是,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却把陈理封为了归德侯。
当然,陈友谅的亲人被封的还不止陈理一个,朱元璋几乎把能想到的,都给封了爵,比如说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被封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被封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被封为怀恩伯,并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
陈理投降之后,被朱元璋安排在了京城居住,但是陈理有时候根本不领情,根本不知道寄人篱下该是什么态度,有时候甚至还直言自己的不满。
朱元璋却一直没有追求陈理的过失,只是认为他年纪还小罢了,久而久之,朱元璋觉得陈理在身边始终如鲠在喉,所以就想着把他安排去偏远的地方。
正如《明史》所云: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
陈理:在朝鲜呆着也比死了强
朱元璋想到的地方是高丽(朝鲜半岛),于是在公元1372年,朱元璋将陈理与归义侯明升一起流放到了高丽,期间还让元朝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一路护送他们,并赏赐给了高丽王不少财务,让高丽王善待陈理。
当陈理到达高丽的时候,他仅仅只有22岁,迫于明朝的威势,在高丽的陈理还被封为了陈王,只不过小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有时候甚至还可能吃不饱,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家,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在《李朝太宗实录》中,还记载了李朝太宗李芳远赏赐给了陈理一些土地,想必陈理在高丽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从皇帝到寄人篱下,陈理的晚年可谓是极其凄凉。
不过我觉得相比较在朱元璋身边的担惊受怕,陈理应该还是在朝鲜呆着更舒服。
就这样,陈理一直在朝鲜半岛上活到了永乐六年,陈理在高丽还生了一个儿子叫陈明善,但是陈明善并没能继承自己老爹的王位,最后也成为了庶民一个。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因素,让陈氏的子孙在朝鲜半岛上站稳了脚跟,彻底融入了其他民族,现在在韩国还形成了一支数量并不少的“梁山陈氏”家族,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了韩国各地。
或许陈理做梦也不想到,自己只是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悲催皇帝,晚年更是凄凉无比,但如今子孙却遍布了韩国各地,在韩国街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此,您认同吗?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